上海疫情持续期间,即2022年4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文:中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变。5月26日,人民日报发文《经济发展具有强大韧性和活力》。
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
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确实让我们有底气认为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此间,我国的名义GDP增长了20倍,人均GDP增长了10倍,并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培育了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同时新基建政策的出台,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在600多个工业小类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品的产量都是世界第一。芯片、生物技术等新一轮产业升级,也将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扩内需促消费取得新进展。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8.8%,消费多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9倍,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我国具有
充足的工业产品、物资,强大的消费能力,也催生了我国举世无双的物流网络。保障物流最大的依靠是我国强大的基建能力,目前我国的高铁里程世界第一,达3.8万公里,占全球总里程的70%以上。
我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6.10万公里,超越美国(高速公路里程为8.9万公里),成为世界第一。随着我国产业升级,中国的民用航空航线数和里程数也迟早能成为世界第一。
铁路、公路的建设,为的是物流运输效率提升;而新基建的建设,是服务于物流、企业生产供应链、市场消费需求链的信息流的效率提升。
国家的新基建,把物流效率、信息流动效率都提升上来,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商业运行成本降低,这样就能抵消掉人力价格上涨对企业利润的侵蚀,为高端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正如国家发改委所述中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变。在后疫情时期,受疫情影响最大的产业预期会强烈复苏和反弹,特别是民生消费行业,如旅游、餐饮板块存在短期估值修复的投资机会。
同时,我们也建议在此股市历史相对低位时配置股票型基金作为中长期投资,以获取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带来的红利。